热销车型2月销量直线下降,3月会有好转吗?
4812 浏览 2020-05-14 14:38
在大环境影响下,2月份汽车市场销量呈现断崖式下跌是意料中事,中国汽车市场2月份总销量仅有25.2万辆,同比跌幅高达78.5%。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再去分析单一品牌或车型的实力表现已经没多大意义,因为对于这种断层式的市场影响,没有一家车企能独善其身。但从整体的市场表现而言,在2月份汽车市场表现里出现了一个比较独特的现象,就是在过去呈现强势热销的车型,在2月份里却纷纷坠马,反之平日一些销量平平的车型却在2月份里攀上榜单前列。
从消费惯性和群体消费的角度而言,热销产品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即便收到强烈打击,但相比其它产品而言应该有着更高的抗压能力,同时在销量排名上也更容易保持原有的位置,可对于汽车市场而言,整个发展规律似乎被完全打乱。那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呢?
经销商各自手中的汽车库存辆是市场销量的另一个体现,如果库存不足就意味经销商无法给消费者交付新车。但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20年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81.2%,环比上升29.5%,同比上升27.7%,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库存预警指数也创造了统计以来的历史新高。
在面对巨大的库存压力下,不同品牌厂家会呈现出不同的做法。对于热门汽车品牌而言,它们此时的关注重点在于如何能够平稳地度过因疫情带来的空窗期和接下来因报复性消费带来的爆发期,因为它们手上有更多的资源和筹码去应对这种突入起来的市场变化,它们此时需要关注的重点并非销量,而是保证在疫情过后,经销商能够不受产能影响平稳发展。
但对于一些中低热度的汽车品牌而言,在市场高压环境下,它们需承受经济和库存的双重压力,尤其是在疫情过后,市场很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热销品牌喜迎报复性消费浪潮,此时的热销品牌为了拉回这段时间的市场确实,会推出各种让利行动,这对于那些热度较低的品牌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但基于库存压力,它们只能在2月份寻找更多的突破点,例如让利促销,又或者是提前交付新车,以此降低库存压力。
其次是地区市场差异化,虽说此次疫情蔓延全国,但在国内某些受影响较低的地区,其还兼有一定的运营能力,而且在2月中旬,国内的某些地区都已经实行复工复产,这也从侧面促进了本地车企的市场发展。而且在此次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湖北地区,其包含了多家汽车工厂,当中不乏多家热门车企,这也从侧面影响了销量差异化的出现,完全打乱过去的市场排位。
在那段被禁足无法出门的日子里,车企为了进行延续传播效果,推出各种网络直播活动,而且在这些活动里还穿插着各种优惠活动,这也从另一个途径刺激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尤其是对于一些原本规划在2月上市的新车,原已搁浅的上市活动从线下搬到线上,早期已经预约订车的人也为这些新车贡献了一大部分销量,也可以说它们是在提前销量市场资源,随后的市场表现其实同样不乐观。
在疫情影响下,中国汽车市场相对的混乱,尤其是在疫情过后,这种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尤其是在品牌销量方面会呈现出明显的差距。这对于中国汽车本体而言无疑又是一波大洗牌,而在这波巨浪下究竟谁能活下去,就得看各自的本事了。而且在今年内,不难预见的是国内汽车市场的萎靡程度将进一步加剧,汽车厂家为求自保难免会作出进一步让利,加上现在各地区所发布的购车优惠政策,对于消费者而言,今年将是一个不错的购车时机,但对于一些市场表现本不出色的汽车品牌而言,今年将是相当艰巨的一年。那么话说回来,随着国内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3月销量会大力反弹吗?欢迎大家讨论。